感官評審茶葉的質量主要根據(jù)形狀和內質2個方面。干評外形,濕評內質。方法:1、放適量茶葉于茶盤中。2、觀察茶葉的色澤、嫩度、凈度。3、茶葉條能壓碎且脆,手捻成粉末,嫩梗輕折即斷則茶葉干度好,如條能折斷,手捻可成粉末,嫩梗稍用力才斷,則茶葉干度不夠。4、取適量茶葉沖泡,聞其香,看其湯,品其味。5、將沖泡好的茶葉葉底倒入盤中,觀察其葉底的老嫩、色澤、軟硬、整碎、均勻度等。
審評內容分為外形、湯色、香氣、滋味和葉底,經干、濕評后得出結論。在每一項審評內容中,均包含諸多審評因素:如外形需評定嫩度、形態(tài)、整碎、凈度等,湯色需評顏色、亮度和清濁度,香氣包括香型、高低、純異和持久性;滋味評定因素有純異、濃淡、醉澀、厚弱、甘苦及鮮爽感等;葉底需評嫩度、色澤、勻度等每個因素的不同表現(xiàn),均有專用的評茶術語予以表達?! ∥屙椩u茶法要求審評人員視、嗅、味覺器官并用,外形成內質審評兼重。在運用時由于時間的限制,尤其是在多只茶審評時,工作強度難度較大,因此不僅需要評茶人員訓練有素,審評中也形成側重和主次之分,即不同項目間和同一項目不同因素間,重點把握對品質影響大和對品質表現(xiàn)起主要作用的項目(因素),并考慮相互的影響,作出綜合評定。 五項評茶法的計分,一般是依據(jù)不同茶類的飲用價值體現(xiàn),通過劃分不同的審評項目品質(評分)系數(shù),進行加權計分。就單個項目品質系數(shù)比較而言,外形所占比值最大,但小于內質各項比值之和。采用加權計分,不僅較好地體現(xiàn)了品質側重,也保障了綜合評定的準確性,排除了各個審評項目單獨計分的弊端?! ∥屙椩u茶法主要運用在農業(yè)系統(tǒng)的茶葉質量檢驗和品質評比中,在科研機構中也多有針對性地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