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級茶葉審評師考試
茶葉簡單審評就是指對茶葉整體進行一個簡易的審核評價。要求從干茶條索形狀顏色、干茶香氣、沖泡出來的茶湯顏色和透明度以及香氣類型,入口的口感、醇厚程度,回甘生津速度,層次感和留香感,耐泡程度、綜合協(xié)調度等方面進行總結,文字要精煉,通俗易懂。
2. 初級評茶師資格證怎么考
溫壺,燙杯,裝茶,高沖,蓋沫,淋頂,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聞香、品茗。
首先點火煮水,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溫。
將茶葉放入茶壺中,多少以占其容積之七分為宜。——“烏龍入宮”
沸水沖入茶壺中,“高山流水”,即高處直接沖入,使開水有力地沖擊茶葉,之后蓋沫(將溢出壺頂?shù)呐菽稳?——“春風拂面”。
3. 初級茶葉審評師考試題庫
謝邀!茶葉的感官審評是非常簡單便捷的方法,只是對專業(yè)人員的技能要求比較高。當然實驗數(shù)據(jù)也可以說明一些問題,只是需要耗材、專業(yè)設備等,成本要更高,需要的時間周期也較長。目前茶行業(yè)內還是以感官審評為主的。
4. 初級茶葉審評師考試內容
茶葉審評基本流程:
取樣—把盤(評外形)一扦樣—稱樣—沖泡—瀝茶湯一評湯色一嗅香氣—嘗滋味一評葉底一審評結果與判定。
一、取樣
1、初制茶取樣方法:1勻堆取樣法:②就件取樣法③隨機取樣法
上述各種方法均應將打取的原始樣茶充分拌勻后,用分樣器或對角四分法打取100g~200g二份作為審評用樣,其中一份直接用于審評,另一份留存?zhèn)溆谩?/p>
二、把盤
1、將代表性茶樣放入評茶盤中,雙手持樣盤的邊沿,運用手勢作前后左右的回旋轉動,使樣匾里的茶葉均勻地按輕重、大小、長短、粗細等不同有次序地分布,然后把均勻分布在樣匾里的毛茶通過反轉順轉收攏集中成為饅頭形,這樣搖樣匾的“篩”與“收”的動作,使毛茶分出上、中、下三個層次。
2、用目測、鼻嗅、手觸等方法,通過翻動,調換位置,審評干茶香氣、形狀、嫩度、色澤、整碎、凈度、含水量等。
3、用鼻嗅干茶的香氣是否純正,有無異雜味,香型。
4、目測其上、中、下段茶的情況和比例是否合理,外形形狀是條形還是針形等,色澤是否有油潤,還是枯暗,顏色是翠綠,嫩綠,或黃綠等,目測其外形的完整性,碎茶,末茶的比例,凈度是否有非茶類的夾雜物。
5、手觸茶葉,感受其的重實度,大概的含水量。
三、扦樣
扦樣就是扦取能充分代表該批茶品質,審評時所需的大概重量的茶樣。
1、扦樣時,要將茶樣盤中的茶樣用回旋法收到茶盤中,成饅頭狀,上、中、下段茶合理分布在饅頭狀中。
2、扦樣時用三個手指,既姆指、食指、中指,由上到下抓起。
四、稱樣
稱樣就是稱取能充分代表該批茶品質,審評該茶樣時所需要的茶樣重量。
將扦起的茶樣緩慢放入稱樣盤中,同時眼觀天平的重量變化,達到所需的重量立刻停止,一次性放夠該茶樣審評所需的克數(shù)。
五、溫杯
在沖泡時一定要先溫洗審評器具,溫具目的是提升器具的溫度和達到清潔器具作用,避免在沖泡過程中由于器具自身的溫度太低降低審評杯中水溫,達不到?jīng)_泡要求的水溫,從而影響茶樣的內質品質,清潔器具目的是清除殘留在器具的氣味 少寶免殘留的氣味影響該茶的品質。
六、沖泡
1、將稱取好的茶樣放入事先溫洗好的審評杯中,將燒開的沸水(100°℃)注入審評杯中,一次性注滿,加蓋,計時。
2、多杯不同茶類審評時,就以需要最長浸泡時間的茶類所需要的時間計時。
七、瀝茶湯
1、熟練者可用單手操作,食指扣住杯把,中指配合食指夾住杯把,姆指按住杯蓋的凸高點,將審評杯臥擱在審評碗上。
2、初學者可用雙手操作,一手握住杯把,另一手手指按住杯蓋的凸高點,將審評杯臥擱在審評碗上。
八、評湯色
評湯色就是利用人體的感受器官眼睛觀看審評其茶湯的顏色種類與色度、明暗度和清濁度等。
5. 中級茶葉審評員考試題
評茶師技能主要考以下五點。
1、能運用茶葉感官審評基礎理論知識,分析六大茶了內質審評的異同點及原理。
2、能運用茶葉生物化學原理,分析品質特征及品質弊病的形成原因相關指示。
3、能審核各級評茶人員對毛茶的定級定等情況。
4、能審核各級評茶人員對精制茶的判定情況。
3、能糾正各級人員品質綜合判定中的誤差及錯誤相關知識。
評茶師介紹:
評茶師是自古已有的職業(yè)。近年來隨著茶道的興盛,評茶師再次走入廣大喝茶愛好者的視野。能運用茶葉、茶樹感官審評基礎理論知識,如茶葉生物化學原理、茶樹品種學、制茶學知識分析品質特征及品質弊病的形成原因相關指示。同時,還能能夠根據(jù)原料成本、市場銷售趨勢,制定最佳茶葉拼配方案,降低成本,增進效益等相關指示。
6. 全國評茶師資格證考試題庫
茶——藝——師——考——試——面——試——試題當然考些關于茶、茶藝方面的問題啊比如說在天——晟——茶——藝——培——訓——學——校茶藝師考試時就會問些沖泡烏龍茶、紅茶、綠茶所需的數(shù)量、沖泡水溫沖泡步驟等等或者介紹下所沖泡茶葉的品質特征亦或者介紹下所沖泡的茶具紫砂壺的養(yǎng)護等等或者茶藝師在茶藝服務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茶藝師的職業(yè)道德等等
7. 中級茶葉審評師
茶葉sc認證需要條件如下:茶廠、茶企至少具備一名中級以上評茶員,所以茶廠、茶企的生存發(fā)展,須具備評茶員的中級以上的技能人才。
茶葉審評對茶葉生產(chǎn)起到指導的促進作用;對科學研究起到一個客觀評定的作用;茶葉貿易必須用審評與檢驗來確認品質與價格。
8. 初級評茶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申請補貼的流程:
1)提交申領材料
獲得茶藝師資格證書的職工,如果想申請國家補貼,需要在取得證書的12個月內,將身份證、職業(yè)資格證書原件及復印件、近期小一寸證件照2張、《失業(yè)保險支持參保職工技能提升補貼申報表》一式兩份,提交到所在企業(yè)、技能培訓機構或者直接提交到人社廳。
2)審核
失業(yè)保險經(jīng)辦機構通過人社部國家職業(yè)資格證書全國聯(lián)網(wǎng)查詢系統(tǒng)對證書的真實性進行確認。
3)發(fā)放補貼
審核通過后,由失業(yè)保險經(jīng)辦機構直接將對應的補貼資金發(fā)放至申請人本人的個人銀行賬戶或社會保障卡,不需要親自去領。
注:同一個參保人一年只能申請并享受一次技能提升補貼,也就是說如果你一年內考了初級、中級茶藝師,只能申領一次,其他職業(yè)資格證書也一樣。
9. 茶葉審評與檢驗考試
唐陸羽《茶經(jīng)》三卷
陸羽《茶經(jīng)》于758年前后寫成,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分三節(jié):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中卷:四之器;下卷分六節(jié):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
唐張又新《煎茶水記》
張又新于公元825年前后著《煎茶水記》一卷,書中指出茶湯品質高低與泡水有關系;山水、江水、河水、井水的性質不同,是會影響茶湯的色香味的。古人對煎茶用水很講究,品水評第。
唐溫庭筠《采茶錄》
溫庭筠于860年前后著《采茶錄》一卷,《通志藝文略》作三卷,其他各書都作一卷。俟后即不見記載,大概失于北宋時期?!墩f郛》和《古今圖書集成》雖有《采茶錄》,但僅存辨、嗜、易、苦、致5類6則,都是記事,共計不足400字。
唐蘇廙《十六湯品》
《十六湯品》與現(xiàn)在茶湯審評技術有關。這卷書首先是陶谷的《清異錄》所引,并說蘇廙的《仙芽傳第九卷》載作《湯十六法》,大概是從《清異錄》抽出和一書的?!端膸烊珪婺俊奉}作《湯品》。萬國鼎假定寫于900年前后。
宋葉清臣《述煮茶小品》
葉清臣于1040年編《述煮茶小品》,這只是一篇510字的短文。
宋蔡襄《茶錄》
《茶錄》成于皇祐(1049—53年)中,至治平元年(1064年)刻石。全書700多字,分上下兩篇。上篇論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候湯、熁盞、點茶10條,論茶湯品質和烹飲方法,下篇論器,分茶焙、茶籠、砧椎、茶鈐、茶碾、茶羅、茶盞、茶匙、湯瓶9條,論烹茶所用器具。
宋宋子安《東溪試茶錄》
該書于1064年前后寫成,全書約3000多字,分緒論和8個題目。前5,分總敘焙名、北苑、壑源、佛嶺、沙溪;后3,分茶名、采茶、茶病。
宋沈括《本朝茶法》
《本朝茶法》茶約1100多字,記述宋代茶稅和茶專賣事。
宋黃儒《品茶要錄》
黃儒于1057年前后寫成《品茶要錄》一卷,全書約1900字,前敘后記。其中分采造過時、白合盜葉、入雜,蒸不熟、過熟、焦釜、壓黃、漬膏、傷焙、辨壑源沙溪等10節(jié),論述茶葉品質優(yōu)劣。
宋趙佶《大觀茶論》
趙佶即宋徽宗,在大觀年間(1107-1110),編成《茶論》?!墩f郛》刻本改稱《大觀茶論》。全書僅2800多字。無所不有。首緒言,次分地產(chǎn)、天時,采擇、蒸壓、制造、鑒辨、白茶、羅碾、盞、筅、瓶、杓、水、點、味、色、香、藏焙、品名、外焙等20目。
宋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
熊蕃,建陽人,宣和年間,北苑貢茶極盛,熊蕃親見當時情況,遂寫此書?!敦暡桎洝分涣懈鞣N貢茶的名稱,沒有形制,蕃子克乃繪圖附入,共有38圖。并將其父親所作《御苑采茶歌》10首附在篇末。
宋唐庚《斗茶記》
這篇短文400字,政和二年(1112年)和友人烹茶評比,寫成這篇記。
宋趙汝礪《北苑別錄》
該書是趙汝礪在淳熙十三年(1186年)做福建路轉運司主管帳司的時候,為補充能蕃《宣和北苑貢茶錄》的不足而寫的。全書正文2800多字。舊注約700字,汪斷壕增注2000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