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數千年來,茶已遠遠超出了自身固有的物質屬性,不僅僅是作為一種飲料,茶與琴棋書畫一樣已成為人們的精神食糧,成為一種文化修養(yǎng)、一種人格力量、一種精神境界。茶文化活動逐漸成為各不同歷史時期世人生活的社會活動及禮儀形式。
人類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是口嚼生食,后來以火生煮羹飲,就像人們煮菜湯一樣。
在周朝,人們?yōu)榱碎L時間保存茶葉,以作為祭品和貢品,把茶葉曬干,以便保存。在3 000多年前,巴蜀一帶已用所產茶葉作為貢品。當時出現(xiàn)了人工栽培的茶園,四川的樂山、彭山已經成為中國的名茶產地。至漢代,茶已經成為四川民眾的常用飲料。
大約三國時代,茶已由曬干收藏變?yōu)橹瞥娠灢琛H龂鴷r期,張揖的《廣雅》就有這樣的記載:荊巴間采茶作餅,成以米膏出之,這就是人們將采來的茶葉先做成餅,曬干、烘干,飲用時碾來沖泡,加佐料調和作羹飲。此時期,是中國茶文化初步形成的階段。
秦漢到西晉時期,巴蜀茶業(yè)繼續(xù)繁盛,也是中國茶葉由巴蜀走向全國、茶業(yè)重心開始東移的重要時期。由于地理上的優(yōu)勢,長江中游在中國茶文化傳播上的地位,慢慢取代巴蜀而明顯重要起來。到了東晉南北朝時期,茶業(yè)重心繼續(xù)向東南推進,隨著隋朝京杭大運河的修鑿和唐朝政治、經濟、文化的強盛,中國茶業(yè)進入了一個飛速發(fā)展的時期。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茶葉從唐代中期開始,已成為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qū)人們喜歡的一種飲料,茶從南方傳到中原,再流傳到邊陲少數民族地區(qū)。據史料記載,唐朝各地和一些少數民族地區(qū),民俗均以茶葉為貴。邊陲一些少數民族有了飲茶習慣后,先通過使者,后來直接通過商人購茶,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以茶易馬的茶馬交易。在《封氏見聞錄》里得到佐證:唐代中期以后,飲茶開始“風行南北,窮日竟夜,殆成風俗,始于中原,流于塞外,往年四賈如朝,大驅名馬,市茶而歸?!?/p>
唐朝以前雖然中國南方一些地區(qū)種茶、飲茶的歷史比較久遠,但是尚無茶類專著撰刊,當時茶沒有形成一門獨立的正式學科。至唐代中期以后,隨著茶葉發(fā)展和社會上對茶知識的需求,出現(xiàn)了陸羽《茶經》專著,茶業(yè)在成為全國性生產和經濟的同時,也作為一種獨立的、嶄新的學科和文化展示于世。同時,吟詠茶事的詩文也大量涌現(xiàn),盧仝的《茶歌》、陸羽的《茶經》和對茶征稅,被后人列為唐代茶事上影響最大的3件事。唐代茶文化的發(fā)展還突出反映在飲用茶的人越來越多,也越用越熟練。茶宴、茶食和茶會已從一般的待客禮儀,演化為以茶匯集同仁朋友、迎來送往、商討議事等有目的和有主題的外事聯(lián)誼活動。隨著唐宋朝代的更迭,茶文化隨著茶業(yè)的發(fā)展開始由興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