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淺淺體”詩歌火了,說明了什么?我們還能讀詩嗎?

來源:applianceheavenbd.com???時間:2022-06-02 16:49???點擊:252??編輯:池嘉???手機版

說明了文藝復(fù)興的時代要到來了,讀詩的人會越來越多,大家對詩的鑒賞能力越來越強,對權(quán)威有了質(zhì)疑和思考的能力。這是好事,是開啟一個新時代的轉(zhuǎn)機,是詩壇和文藝整頓亂象的好時機。

有哪些描寫“茶”的古詩?

在古人日常生活的描述中,俗事算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雅事則是琴棋書畫詩酒茶,無論雅俗,中國人的生活都無法缺少茶。

喝茶除了解渴,在古代更是一件風(fēng)雅之事。詩與茶是中國文化的一道奇觀。茶給詩人清思助興,詩人也給茶傳神寫照,因此,留下了大量優(yōu)秀的茶詩。內(nèi)容廣泛,極大豐富了中華的茶文化。

茶,香葉,嫩芽,慕詩客,愛僧家…詩人最愛茶的香氣,茶的香氣在詩人筆下余味無窮,讓人飄然若仙。

古人認為蘭花的香氣具有王者氣質(zhì),因此很多詩人也用蘭香來形容茶香。

王禹偁稱贊茶香為 “香襲芝蘭關(guān)竅氣” ;

范仲淹贊美茶之香為“斗茶香兮薄蘭芷”;

唐代詩人李德裕描述茶之香時寫道:

“松花飄鼎泛,蘭氣入甌輕”。

花間詞派鼻祖溫庭筠則這樣形容茶香:

“疏香皓齒有余味,更覺鶴心通杳冥”;

北宋文學(xué)大家蘇東坡則認為,茶不僅能讓人肌骨生香,它本身就是一個通體生香的美人:

仙山靈草濕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勻。

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fēng)吹破武陵春。

要知冰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東坡先生可謂別出心裁,其香裊裊、韻味無窮、空靈別致,非佳人而無可比擬,貼切之極。

采茶是一年中最辛勞,但也最欣慰的工作,在漫山遍野的茶香中,采茶不僅是茶農(nóng)的樂事也是一些文人的雅事,

對于采茶這一藝術(shù)化的勞作場景,歷代文人墨客也留下眾多詩詞來歌詠、贊賞。

唐代溫庭筠在《贈隱者》一詩中描寫采茶時寫到:

采茶溪樹綠,煮藥石泉清

不問人間事,忘機過此生

宋代陸游《初夏喜事》寫到:

采茶歌里春光老

煮繭香中夏景長。

明代高啟曾經(jīng)這樣描寫采茶:

雷過溪山碧云暖,幽叢半吐槍旗短。

銀釵女兒相應(yīng)歌,筐中采得誰最多?

唐代杜牧有這樣的采茶詩句:

“云暖采茶來嶺北,月明沽酒過溪南”

唐代皇甫曾寫了一首《陸鴻漸采茶相遇》,詩里說:

千峰待逋客,香茗復(fù)叢生。

采摘知深處,煙霞羨獨行。

其中的隱逸之趣,給采茶這件平常事平添了一層美學(xué)色彩。

盧仝癡迷飲茶,并做了備受茶人推崇的《七碗茶歌》: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xí)習(xí)清風(fēng)生。

此詩把飲茶之妙寫得淋漓盡致,連蘇東坡都說:“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

從某種意義上說,茶是中國文人心間的一股清泉。

白樂天詩曰:“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p>

杜耒詩云:“寒夜客來茶當(dāng)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p>

無論是冬雪暖室中溫酒相待,還是寒星冷夜里煮茶當(dāng)酒,都為生活暈染了一層雅致的趣味與浪漫的情調(diào)。

無論是“自汲香泉帶落花,漫燒石鼎試新茶”,或者是鄭板橋“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文人的杯中永遠蕩漾著茶之性靈。

如今,只要有購買能力,茶葉茶具是“亂花漸欲迷人眼”,什么樣的都可買到。但古人喝茶的那番雅趣,新泉活火、松風(fēng)竹爐、隔籬相呼、烹雪煮茶的那份詩情話意,卻令人難以追尋了!

有暇將飲茶,靜觀日西斜。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泡一杯清茶,看著碧綠的茶葉在清澈的杯子里升騰浮沉,舒解一下情緒,是一種享受。

中國人喜歡喝茶,在微澀里品味那一絲清香與甘甜,是人生智慧。

唐.陸羽《茶經(jīng)》:“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nóng)氏?!边@無從考證,但中國人喝茶歷史漫長卻是事實。不過此前漢字中只有“荼”,直到陸羽在《茶經(jīng)》中將“荼”字減筆而為“茶”,才有了形神皆備的這個字,“茶”,人在草木中,與古代文人清風(fēng)明月、寄跡山水的志趣天然相合,茶便成了文人墨客必不可少的飲品。

他們喝茶品禪,揮墨作詩,留下了諸多茶詩,讀之有味,品這有韻,不覺中心神已浸入那般意境。

1、唐.陸羽《六羨歌》:

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

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臺。

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竟陵城是茶圣陸羽的故鄉(xiāng),他不羨美酒、不羨功名富貴,只羨家鄉(xiāng)有一江好水。含蓄,卻又意味深遠。

2、唐.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大唐三大詩人中,李白憤青,杜甫苦逼,唯有白居易活得通透,琴棋書畫,紅袖添香,這是否與他愛茶有關(guān)系呢?

《兩碗茶》:

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

舉頭看日影,已復(fù)西南斜;

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

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

真是有茶萬事足啊。

3、唐.元稹《茶》: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zhuǎn)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后豈堪夸。

元稹的這首茶詩寫得頗為有趣,從一字到七字,將茶之內(nèi)涵寫盡,既得情趣,又得詩趣,非好茶者不能摹寫。

4、唐.盧仝《七碗茶歌》 :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

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xí)習(xí)清風(fēng)生。

原詩太長,此處僅為節(jié)錄。盧仝是“初唐四杰”盧照鄰的后人,著有《茶譜》,在茶界的地位與陸羽并譽,有“茶仙”之稱。他的《七碗茶歌》在日本廣為傳頌,并演變?yōu)楹砦菨?、破孤悶、搜枯腸、發(fā)輕汗、肌骨清、通仙靈、清風(fēng)生的日本茶道。

5、宋.蘇軾《汲江煎茶》: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fēng)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晚禁三碗,生聽荒城長短更。

在人間無所不愛的真人蘇軾豈能不好茶?這首《汲江煎茶》從取水、貯水、煮水、烹茶,逐一寫來,不是茶中君子,安能道得?“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6、宋.杜耒《寒夜》:

寒夜客來茶當(dāng)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有客何需酒?有茶便是仙。相逢一杯茶,足以讓寒冷的夜晚透出溫暖。

茶,有草有木,人在草木間,可以滌塵,可以澄懷,可以清心,可以濾神。

春天,于山水之間,采摘一片碧綠,炒制,收藏。冬夜,以清泉沖泡,那一片碧綠在水中翻滾、舒展,仿佛整個春天都復(fù)活了。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