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紅茶焙火嗎
烘焙機調75-85度烘焙2-3小時。
也還根據茶葉量的多少而定正山小種屬于發(fā)酵茶正山小種屬于紅茶,是發(fā)酵茶,茶葉烏黑發(fā)亮,茶湯呈深紅色,因為茶葉是用松針或松柴熏制而成的,所以茶香帶松煙香并且經久香濃。
正山小種紅茶會稍稍帶有點桂圓的味道,即便是加入其他牛奶或糖漿成分,這種滋味仍然會存在,非常甘醇鮮爽。
2. 紅茶有焙火嗎
紅茶在包裝裝箱前須經焙火,目的在于不改變茶葉原有的香味質量原則下,藉以降低其水分含量,使其含水量介于3~5%,確保貯放期間的質量。而香氣不足的茶葉則須加以焙火以提高其香味質量及賦予宜人的火香,火香是茶葉中還原糖與氨基酸等在高溫下進行反應,以及醣類在高溫下焦糖化所產生的焙火香味具有花香、清香之高級茶則忌高溫焙火。
焙火都須靠溫度來降低茶葉含水量,并使吸濕膨松的條索更緊結。香氣不足的茶葉有必要經由烘焙技術來提高其質量。茶葉本身的香氣與滋味,是茶葉所合成份。
在制造過程中經由復雜的化學反應,而發(fā)出幽雅的花香,與產生甘滑醇厚的滋味。這些與質量有高度相關的香氣、滋味,必需和良好的品種、氣候土質、肥培管理、制茶設備技術等因素相互配合下始能獲得優(yōu)質的紅茶。
3. 紅茶要焙火嗎
首先是茶青原料
原料是決定一款茶好壞的絕對標準,頂級原料的標準不在于采摘的老嫩程度,更重要的是的生長的環(huán)境、樹齡和人為管理。茶樹是大自然中的一種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有吸收有代謝,所以好的山場和生物多樣性會給茶樹帶來干凈、獨特的生態(tài)氣息。
茶樹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合成的內含物質也是不一樣的,30年以下的茶樹主要合成含氮化合物,口感鮮爽刺激性強但湯感薄。30年以上的茶樹主要合成含碳化合物,滋味協(xié)調甜稠湯感變厚。小樹吸收的營養(yǎng)更多用于抽支生長,大樹則會更多的用于新芽的生長上,這就是為什么古樹茶受追捧的原因之一。
過度的人為管理會破壞原料品質的,只要山場夠好完全可以給茶樹提供足夠的養(yǎng)料,也可以依靠完整的生物多樣性避免病蟲害。
紅茶的好原料一般出自云南的古樹茶紅茶、桐木關的正山小種或者優(yōu)異品質群體種祁門紅茶等。
其次是加工工藝
紅茶的基本工藝是鮮葉→萎凋→揉捻—發(fā)酵→干燥,其中發(fā)酵工序,它是決定紅茶溫和茶性的關鍵,飲用起到養(yǎng)胃暖身的功效。
但是因為市場上絕大部分人不懂識別茶性的溫寒,會更喜歡香味楊的茶,很多商家也都不可避免的隨之改變自己的茶,而且制作難度也會降低。但所有人還依然認為紅茶是溫性的,可是一款紅茶的茶性不是溫的,那還能稱之為頂級嗎??
確保茶性的溫和主要看其發(fā)酵和焙火。發(fā)酵一定要到位,對于其他工藝,做茶師傅講究看茶做茶,會根據原料的具體情況做一些調整,好茶往往就在于做茶師傅對于方寸之間的把握。大多數紅茶都是選用烘干機干燥,但在擁有高超焙火技術的福建武夷山,部分采用炭焙方式干燥的正山小種可謂是頂級紅茶了。
最后是倉儲
一般對紅茶的印象是,新紅茶比較香甜,隔年的紅茶容易出陳味影響品飲感受。其實在很多時候,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擁有高火香的新紅茶其實還沒完全退火,飲用容易上火,至少要經過三個月的時間,有一定退火后再飲用。隔年就出陳味或者霉味那是干燥不到位,經過一定時間存放的紅茶,當火味完全褪去,品種香和山場韻顯現,此時的紅茶才是最迷人的最頂級的。
雖然紅茶的種類繁多,不同的種類有不同的特點,但是要成為頂尖的紅茶必須要是高品質的原料、到位的工藝和合理的倉儲。
4. 紅茶焙火后滋味變淡
溫度以不超過110度為宜,時間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一、溫度高低
溫度高低是決定茶葉品質的主要因子,當溫度升高時,茶葉中的水分逐漸蒸發(fā)出來,而后香氣伴隨著水分蒸發(fā)出來,大部分香氣成分中的芳香精油,類沸點均在150度以上,因此烘焙的溫度應在150度以下,通常以不超過110度為宜。
通常較粗老的茶葉需較高的烘焙溫度以藉焦糖產物掩蓋粗老茶葉的粗菁 味;細嫩茶葉則溫度不可太高,而延長時間以使茶湯滋味轉甘醇而香味又能適當發(fā)揚為原則。
二、烘焙時間長短
同樣溫度下較嫩的茶葉耐火力較弱,烘焙時間宜縮短,反之較粗老的茶葉耐火力較強,烘焙時間需較長;粗制茶發(fā)酵程度較充足者,耐火力較弱,時間要縮短,反之要延長;外形緊結的茶葉耐火程度高,需較長的再烘焙時間,反之則縮短時間。
5. 紅茶需要烘焙嗎
紅茶 最基本的品質特征是紅湯、紅葉、味甘醇。因干茶色澤偏深,紅中帶烏黑,在英文中被稱為“Black Tea”。而品質優(yōu)良的 綠茶 及其品質特征是干茶色澤翠綠或黃綠,沖泡后清湯綠葉,具有清香或熟栗香等,滋味鮮醇爽口,濃而不澀。
在加工工藝方面,一般來說, 茶氨酸含量高的鮮葉適制綠茶,而茶多酚含量高的鮮葉適制紅茶。
紅茶的加工工藝:鮮葉的萎凋 → 揉捻 → 發(fā)酵 → 干燥加工
萎凋:是指將采下的茶鮮葉薄攤,散失一部分水分的工藝處理過程。萎凋時環(huán)境的溫度,濕度和通風程度的控制十分重要,有人經過改進的人工氣候箱內進行鮮葉萎凋,茶葉攤放厚度約8 cm,對濕度、溫度和風速設置梯度進行試驗,結合感官審評和內質分析得出萎凋環(huán)境條件的結論:
溫度≥25℃,最佳:30~35℃
濕度≤75%,最佳:55%~65%
風速≤4.89 m/s,最佳:2~4 m/s
揉捻:借助機械力的作用對萎凋葉進行搓揉、擠壓、剪切,或揉卷呈工夫紅茶要求的條型,或揉切成紅碎茶所需的顆粒型。揉捻的質量取決于葉子的物理性能,包括柔軟性、韌性、可塑性、黏性等。揉捻是紅茶加工中的造型工序之一,也是奠定茶葉耐泡度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形成紅茶特有的內質奠定基礎
形成油潤外形
增加茶湯的濃度
發(fā)酵:發(fā)酵是制作紅茶的關鍵過程,沒有發(fā)酵就不能形成紅茶的品質特征,發(fā)酵作用不正常,紅茶的品質就會下降。
干燥:是制作紅茶的最后一道工序,與制茶品質有密切關系。干燥過程除了去除水分,達到足干、便于貯藏,以供長期飲用外,還在前期工序基礎上,進一步促進紅茶特有的色、香、味的形成。
綠茶的加工工藝:攤放 → 殺青 → 做形 → 干燥
攤放:通過這個工藝可散發(fā)鮮葉的青草氣,促進具有愉快香型的芳香物質形成,且有效降低成茶苦澀味,轉變干茶葉底色澤。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成茶中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等成分及其轉化產物的含量。
殺青:分為兩種:一種為炒熱殺青,另一種為蒸汽殺青。遵循”高溫殺青,先高后低”,“多拋少悶,拋悶結合的方式”和“嫩葉老殺,老葉嫩殺”的原則。
做形:也可稱“揉捻”
干燥:不同的茶干燥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烘青綠茶干燥時采用烘干的方式,而炒青綠茶干燥時則采用炒干的方式。
6. 焙火工藝對紅茶品質的影響
紅茶二次焙火溫度為80~90℃,焙火的時間為30分鐘,焙火須靠溫度來降低茶葉含水量,并使吸濕膨松的條索更緊結。香氣不足的茶葉有必要經由烘焙技術來提高其質量。焙火后的紅茶條索緊細,色澤金黃或烏黑,滋味甘甜醇厚且花果香持久。
7. 紅茶需要焙火嗎
低火好。
高火紅茶:不提倡多喝。因為:茶葉的活性已經喪失,茶葉的芳香物質揮發(fā),有效成分被碳化,茶葉已經失去本味。
一低火紅茶特色:
1.香氣清遠,高而幽長;
2.鮮爽,滋味甘爽微帶澀;
3.品種特征明顯,但韻味稍弱;
4.湯色金黃或黃色,稍淡;
二高火
高焙火紅茶溫度一般控制在(140—150℃),時間(6—8h)。
高火茶特色:
1.干茶色澤呈深褐色;
2.容易出現焦火味;
3.味道濃;
4.茶湯深橙黃色
8. 紅茶焙火溫度 時間
高溫泡茶:90℃以上。高溫泡茶適合水仙、鐵觀音、佛手、洞頂烏龍等,色澤較黑、較暗、全發(fā)酵的茶都須以高溫沖泡。
鐵觀音和普洱茶甚至可以用95℃以上的溫度沖泡,高水溫能夠幫助此類茶葉的滋味快速浸出。
中溫泡茶:80~90℃。中溫泡茶適合輕發(fā)酵的茶類,如文山包種茶、白毫烏龍、高級紅茶等,但若焙火較重,應以高溫沖泡。
低溫泡茶:低于80℃。低溫泡茶適用于龍井、碧螺春等綠茶,若品茶時仍覺得苦麻重,則可再降低水溫,尤其是嫩茶,可適當縮短沖泡時間,一般30~60秒即可飲用。
9. 焙過火的茶葉
第一個原因,和喝茶水平有關。
喝焙過火的武夷巖茶,需要一定的入門門檻。特別是,部分火功比較高的巖茶,一開始喝起來,接受度沒那么高。不像一杯花香馥郁的茉莉花茶,更不像一杯香甜可口的水果茶飲料。將巖茶茶湯里的韻致和滋味喝明白,少不了一定的喝茶功力。
第二個原因,是喝不慣。
所有的茶類里,武夷巖茶是一道特立獨行的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