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餅茶”與“七子圓茶”是否同出一脈?
1.為什么會將茶命名為“七子茶”?
首先,沒有所謂的“七子圓茶”和“七子餅茶”一說,只有“七子茶”。隨后,才慢慢衍生出這些說法。大家可能對于“七子”并不熟悉,因為“七”在中國是一個比較吉利的數(shù)字,古人認同“七”這個數(shù)字,所以才有了“七子茶”的說法。用“七子茶”命名,寓意為多福、多貴,所以慢慢就有了這種意識,“七子茶”在人們的心中已經(jīng)形成了比較深刻的印象。但是,隨著人們對茶葉的包裝審美不斷發(fā)生的改變,慢慢才會有“餅茶”和“圓茶”的說法。
2.“圓茶”與“餅茶”,真的是指同一物嗎?
在民國時期,對于普洱茶的認識,人們會將其認同為“七子餅”,也就是說,在那個時候包裝普洱茶,也就開始有了“餅茶”一說。但是,在所有的云南茶中,正規(guī)的稱謂是“圓茶”,而不是“餅茶”,所以,人們也將“七子餅茶”,稱之為“七子圓茶”。所以可以這樣認為,“七子圓茶”,就是“七子餅茶”的一種別稱,二者所指的其實是一物,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另外,從“圓茶”到“餅茶”的過渡,也就是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才有的,從這個時間來計算,“圓茶”的出現(xiàn)也不過是數(shù)十載。
3.“圓茶”與“餅茶”,你應該怎樣去看待?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云南茶葉公司為了做到茶葉的品質(zhì)與銷量俱存,開始將二者的稱呼進行了統(tǒng)一,這樣能夠顯示出茶葉更具有號召力、推廣度,所以“圓茶”已經(jīng)不再頻繁地出現(xiàn)于市場,而代替以“餅茶”,從這個更迭的過程,其實不難看出,經(jīng)典的“餅茶”,還是更能夠被人們所認同,在歷史文化傳承方面,“餅茶”這一稱謂,能夠更好地被人們接受。所以,相信大家對于普洱茶的認知,也絕不會僅限于“茶餅”與“圓茶”,心中對普洱茶的執(zhí)念,更多會集中于品茶,對茶湯、茶色的品味,對茶文化的認同與傳承。
七子生普老茶茶湯顏色
生普、熟普的不同<wbr><wbr>只有渥堆的距離嗎
生茶茶餅以青綠、墨綠色為主,有部分轉(zhuǎn)為黃紅色,白色為芽頭。
生普、熟普的不同<wbr><wbr>只有渥堆的距離嗎
熟茶茶餅顏色為黑或紅褐色,有些芽茶則是暗金黃色,有濃濃的渥堆味,類似于霉味,發(fā)酵輕者有類似龍眼的味道,發(fā)酵重者有悶濕的草席味。
生普、熟普的不同 <wbr><wbr>只有渥堆的距離嗎
口感滋味大不同。
生茶,口感強烈,茶氣足,生普茶氣比較濃郁,茶湯清香,苦而帶澀。
但好的茶是苦能回甘,澀能生津,如果一直有苦澀味在口中散不了,那此茶品質(zhì)肯定不行或根本不是普洱茶。生茶氣清爽回甘、入口醇滑。
生普、熟普的不同<wbr><wbr>只有渥堆的距離嗎
熟茶,濃稠水甜,幾乎不苦澀(半生熟的除外),有堆味,略帶水味。劣質(zhì)熟茶有濃烈的熟味、異味,隨著時間的推移,熟味還將逐漸消退,口感干燥,沒有明顯回甘生津。
湯色葉底大不同。
生普、熟普的不同<wbr><wbr>只有渥堆的距離嗎
什么是生茶?生猛!沖泡后,生茶葉底柔軟、新鮮、有伸張性、生命力!即使存放發(fā)很久的古董茶,也能讓人感覺到其活力、元氣和天然神韻。生茶的湯色清澈、明亮、透、晰底。
生普、熟普的不同<wbr><wbr>只有渥堆的距離嗎
熟茶不一樣。沖泡后葉底干瘦、烏黑,沒有那種青春活潑的生命力。如果是發(fā)水嚴重的做舊茶,葉底發(fā)霉像布渣。劣質(zhì)熟茶湯色沉暗、混濁,甚至黑死。
功效作用大不同。
茶多酚的含量很高,是防癌的好飲品。白天喝生普很醒腦,有一種蕩滌身心的清澈感,對血管的疏理也比較明顯。但不建議過多飲用,容易傷胃。
具有顯著的減肥效果!熟普經(jīng)過輕度發(fā)酵,具有大量有益人體的菌種,并且茶性溫和,曖胃,養(yǎng)胃。用中醫(yī)理論來說,熟普基本是偏溫性的,是最適合女性飲用的茶葉了。
制作工藝大不同。
生茶,鮮葉采摘后經(jīng)殺青、揉捻、曬干,即生散茶,或叫曬青毛茶。把曬青毛茶又高溫蒸,放入固定模具定型,又曬干后成為緊壓茶品,或餅、或磚、或沱。
熟茶,鮮葉采摘后經(jīng)殺青、揉捻、曬干,即為生散茶,或曬青毛茶。曬青毛茶經(jīng)人工快速后熟發(fā)酵,灑水渥堆工序,即為熟散茶。渥堆技術(shù)1973年由昆明茶廠實驗成功,說得更明白,1973年以前的熟茶都是假的,1973年以前根本沒有熟茶。熟散茶再經(jīng)過蒸、定型,成為熟茶緊壓茶。